在你坐下来创作剧本初稿时,你会将不同的内容计划好,但你多久会停下来思考场景之间的转换呢?你应该在场景转换中投入多少精力?仅仅暗示切到下一个场景还不够吗?为什么我们需要转换呢?你有疑问,我就能告诉答案!今天我要讲的是如何在剧本的场景之间转换。
为什么您应该切换到 SoCreate...
《惊变28天》剧本片段
室内,厨房——晚上
吉姆进来了,站在门口。他环视了一下房间。在一面墙上,挂着一幅孩子画的已经褪色的汽车。在柜台上方的烹饪书架上,一本相册的书脊上有一个手写的标签:“妈妈最喜欢的食谱”。
吉姆走向冰箱。门上贴着一张吉姆和他父母的照片,他们手挽着手,对着镜头微笑。吉姆骑着山地车,背着快递袋。
快速剪至:
吉姆坐在餐桌旁,他的妈妈进来了,提着购物袋。吉姆走到袋子边,拿出一盒橙汁,直接放到嘴边,大口喝了起来。
他的爸爸从花园里走了进来。
吉姆的爸爸
给我一杯,好吗?
吉姆
(喝光盒里的橙汁,摇了摇)
没了。
切回:
吉姆轻轻地摸了摸照片和他们的脸。
吉姆背对着后门,后门有一块很大的磨砂玻璃板。
透过玻璃板,在朦胧的月光下,吉姆没看见一个黑色身影。
常见的场景转换有哪些?
淡入/淡出
顾名思义,通常在剧本的开头和结尾,会淡入或淡出场景,引导我们进入故事,又把我们从故事中带出来。功能跟“融入至(靠右对齐)”一样,但“融入至”通常可以在剧本的任何地方使用,并表示时间流逝。
跳剪
跳剪是一种通常用来表示时间进程的突然转换。与大多数寻求在场景之间追求无缝轻松连接的转换不同,跳剪的节奏是惊人的,旨在吸引观众的注意,营造紧张感。
匹配剪辑
匹配剪辑是一种暗示两个场景之间关系的转换。两个场景的幕非常流畅地结合,例如,一个场景中的一个孩子扔飞盘,而下一个场景中显示一份报纸被扔到某人的门廊上。将这两个物体在空中飞行的动作匹配起来就是一种匹配剪辑。
划变
如果你熟悉一些基本的电影编辑软件,那么你可能会注意到这个。划变是指新镜头划过旧镜头的一种转场形式。它可以是对角线的、水平的或有形状的。《星球大战》系列经常出现这种划变的转场。
这些只是众多场景转换中的一小部分。有些已经很少使用了,所以我在这里就没有阐述。根据这个列表和你对电影的了解,我敢打赌你可以看出,显著的或明显的转换在主流电影中不再常用。电影行业现在更倾向于更微妙和不太明显的转换方式。
何时使用场景转换?
其实,没必要让每个场景都有特定的转换。如果你想让观众意识到场景转换,你要尽量把场景转换留到剧本重要的时刻。不是所有的场景转换方式都适合每一部电影。在选择场景转换时,你需要考虑电影的流派和气氛,还要综合自己的个人风格。毕竟,场景转换应该是用来增强剧本的视觉叙述效果的,而不应给你造成阻碍、混淆或混乱。
像划变这样的程式化转换通常认为已经过时了。然而,如果你在剧本中过度使用场景转换,那么,所有的转换都会让电影感觉过时。一些专业人士建议新编剧不要使用场景转换。尽管如此,我认为在剧本中使用适当的转换能够打造有趣的电影时刻,因此,我们不应该因此而气馁。只是要记住,要谨慎使用,尽量在需要强调的时候才使用场景转换!
转换场景时需要考虑的其他事情?
正如NoFilmSchool.com网站上的一篇文章所分享的,在切换场景时,除了技术术语之外,还有其他需要考虑的事情。以下为其他帮助你在场景之间转换的元素:
尺度
考虑摄像机的聚焦区域,在场景之间切换广角镜头和近距离镜头,从而让读者(电影观众)完全投入,让他们在脑海中去想象电影场景。
声音
从一个场景到下一个场景时,使用音频提示可以告诉读者(或观众),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场景和新的地方。无论是音乐还是其他声音,通常用于预拍,是说画面还没切,属于那个画面的声音已经进来了。用声音可以打造出很好的过度重叠效果。
问题与回答
在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上留下一个场景,并承诺在下一个场景中给出答案。
主题
通过使用另一个主题画面开始下一个场景,解决在前一个场景结束时留给观众的画面。
场景转换应该是有目的而为之,不要仅仅因为你想要表明你正在从一个场景转换到下一个场景而在剧本中使用。不要动不动就在剧本中使用“剪至(靠右对齐)”了,在使用场景转换时,你还应该考虑你所使用的转换类型对所述故事有增强效果还是减弱。与任何剧本创作设备一样,尽量少使用技术转换,但要始终牢记画面转换——而不仅仅是剪辑。我希望你能从本篇博客学到有关场景转换的相关内容。写作愉快!